叩富簡投 > 知識中心
證券交易所的種類基本分析
證券交易所分為公司制和會員制兩種。這兩種證券交易所均可以是政府或公共團體出資經營的(稱為公營制證券交易所),也可以是私人出資經營的(稱為民營制證券交易所),還可以是政府與私人共同出資經營的(稱為公私合營的證券交易所)。 1. 公司制證券交易所 公司制證券交易所是以營利為目的,提供交易場所和服務人員,以便利證券商的交易與交割的證券交易所。從股票交易實踐可以看出,這種證券交易所要收取發行公司的上市費與證券成交的傭金,其主要收入來自買賣成交額的一定...閱讀全文


證券交易所的成員基本分析
不論是公司制的交易所還是會員制的交易所,其參加者都是證券經紀人和自營商。 1. 會員 會員包括股票經紀人、證券自營商及專業會員。 股票經紀人主要是指傭金經紀人,即專門替客戶買賣股票并收取傭金的經紀人。交易所規定只有會員才能進入大廳進行股票交易。因此,非會員投資者若想在交易所買賣股票,就必須通過經紀人。 股票自營商是指不是為顧客買賣股票,而為自己買賣股票的證券公司,根據其業務范圍可以分為直接經營人和零數交易商。直接經營人是指在交易所注...閱讀全文


對股票交易的監管基本分析
證券交易所對股票交易活動的監管主要包括下列內容: (1)證券交易所應當即時公布行情,并按日制作股票行情表,記載并以適當方式公布下列事項:上市股票的名稱;開市、最高、最低、及收市價格;與前一交易日收市價比較后的漲跌情況;成交量、值的分計及合計;股票指數及其漲跌情況;等等。 (2)證券交易所應當就市場內的成交情況編制日報表、周報表、月報表和年報表,并及時向社會公布。 (3)證券交易所應當監督上市公司按照規定披露信息。 (4)證券交易所應當與上市公司...閱讀全文


對證券交易所的管理與監督基本分析
(1)證券交易所不得以任何方式轉讓其依照股票交易法規取得的設立及業務許可。 (2)證券交易所的非會員理事及其他工作人員不得以任何形式在證券交易所會員公司兼職。 (3)證券交易所的理事、總經理、副總經理及其他工作人員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或者利用內幕信息,不得以任何方式從證券交易所的會員、上市公司獲取利益。 (4)證券交易所的高級管理人員及其他工作人員在履行職責時,凡有與本人有親屬關系或者其他厲害關系情形時,應當回避。 (5)證券交易所應當建立...閱讀全文


評點憑證式國債與記賬式國債投資基本分析
一直以來,在投資者的個人資產組合籃子中,國債都占有一定的比重。不僅因為國債的收益率通常比銀行的存款收益率高,收益所得無需繳納利息稅,更重要的是國債的發行者為國家,安全性上有保障,更符合投資者“保本”的心理。據有關數據顯示,憑證式國債受到了投資者更多的關注,而記賬式國債人氣卻相對不高。為什么投資者青睞憑證式國債而冷落記賬式國債呢?憑證式一定優于記賬式嗎? 其實,憑證式國債是一種“儲蓄性國債”,是政府為籌集國家建設資金而面向社會公眾發行的一種中央政府...閱讀全文


年報掘金的四項基本原則基本分析
截至3月18日上市公司年報已公布369家,在年報和一季報披露余下的30個交易日中,年報加季報,平均每天約有95份報表公布,密集程度將令人目不暇接。機構是靠眾多研究員對重點公司逐一跟蹤,散戶則基本無法下手,干脆說報表沒用,聊以自慰。年復一年,每年的年報行情幾乎都成了機構吃肉、散戶割肉的行情。 根據最新年報統計顯示:已公布369家公司中,主營同比增長上升的276家,占 75%,凈利潤同比上升的199家,占54%,毛利率同比上升的公司177家,占48%,經營活動現金流同比上升的公司146家,占40%...閱讀全文


如何從中報里發現金股基本分析
機構投資者從中報中判斷未來好股票的最主要指標,是扣除非經常損益后的凈資產收益率,連續增長的凈資產收益率能反映一家公司自身的產品和經營業績的改善。此外,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也是一個重要指標。 一般來說,如果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超過10%,說明該公司產品處于成長期,將繼續保持較好的增長勢頭,屬于成長型公司。如果這一指標在5%到10%之間,說明公司產品已進入穩定期。市場中百元股公司雖然2006年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表現不一,但均超過了15%,證明了其未來的高成長性為市場所看...閱讀全文


算算年報中的環比數據基本分析
年報財務數據的對比項目中,投資者能夠清晰看到的,只有同比數據,也就是和去年同期相比的數據,然而卻沒有出現環比數據(第四季度數據,以及四季度與三季度的數據之比)。同樣,在上市公司半年報和季報中也沒有列示這一數據。 事實上,在評估上市公司發展趨勢、判斷拐點方面,環比數據的敏感性與及時性,都要超過同比數據。因此,投資者需要自己動手計算環比數據。 60日均線與5日均線 同比與環比都是數據之間進行比較,其差別在于基期選擇的不同,而基期選擇不同,會使比較產生不同...閱讀全文


創業板是拯救行情的“空降兵”?基本分析
創業板又一次成為“兩會”的焦點話題,而經歷了十年風雨的熱點議題是否能在這次“兩會”后圓滿呢?目前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其實創業板的推出時機一直讓大家不解,在2007年A股經歷前所未有的大牛市之時推出創業板應該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如果那時推出創業板對A股市場肯定不會造成什么影響,但在那時就成為熱點話題的創業板卻“光打雷、不下雨”。而到了現在,這種市場環境再推出創業板多多少少會帶來不利影響以及投資者的恐慌心理。但是從溫總理日前的對公眾回答中似乎看出,在...閱讀全文


股市與經濟運行有什么規律基本分析
何潔問:股市運行與經濟運行之間有什么規律,國家連續出臺的經濟政策是否意味著我國A股市場已經具備了系統性走強的機會? 華龍證券高級研究員張曉答:從過去的經驗數據看,經濟學家對經濟復蘇的預測要稍滯后于實際經濟數據,而股市則會早三到六個月。所以股市與實際經濟的運行大致有如下規律:當股市大跌時,經濟可能還未到最壞時刻;當市場估值較低后,市場開始止跌,甚至上漲,而此時經濟數據到股指仍處于惡化中,與股指運行軌跡分道揚鑣;最后經濟復蘇,股指運行開始與經濟重新吻合。...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