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發行數量較大的大盤股申購。例如大秦鐵路、中國國航。雖然中國國航上市前便有跌破發行價的預期,但是從以往發行的破發股來看,后市股價都出現了上漲,因此,破發只是暫時的。申購大盤股中簽率會相對偏高,中簽可以得到一定保障。
股市投資者都知道,在二級市場炒作股票風險大,在一級市場“打新股”風險小。但在一級市場,有人投資中工國際等股票,當天賺得個缽滿盆滿,也有買入中國國航等股票,上市就套牢。那么“打”新一族,該如何選擇新股呢?
了解新股發行機制
作為一個投資者要參與新股申購,首先應該了解新股發行機制。
2006年6月5日,中工國際在深圳中小板市場公開發行揭開了股票市場新股發行的序 幕。截止到9月15日,先后有18只新股登陸深圳中小板市場,滬市也迎來了5只新股的上市,其中包括中國銀行、中國國航等超級大盤股。在股權分置改革一周年之后,新股發行市場再次升溫,給穩健型投資者帶來了新的投資機會。
我國新股的發行制度經歷了許多變革,從一開始的現金認購到2004年的市值配售(根據持有的股票市值比例配售),再到今年重新恢復現金認購,A股市場的發行之路雖然迂回曲折,但是也在不斷進步。
自2004年開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試行詢價制度,從而實現了股票發行定價機制的市場化轉變。管理層推出詢價制的初衷是好的,有利于新股發行價定價更加公平、公正。但是,市場化后的具體表現能否完全達到管理層的意圖還取決于管理層的調控藝術。在詢價制使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還是遭到了市場的質疑。主要表現:第一,發行價的哄抬。中國國航的發行把舊機制下機構詢價制度不好的一面充分曝光。在初步詢價過程中,報價在2.8元以上的機構高達57家,而在最終網下配售時卻峰回路轉,出價在2.8元的僅剩下27家。有50%的機構有哄抬價格的嫌疑。第二,網上申購與網下申購存在時間差。這個看似不起眼的時間差,卻有違公平、公正的原則。正因為時間上的間隔,給了機構兩次的申購機會。
規則有四方面調整
如此看來,舊的詢價機制已經給市場造成了很多的不利影響,因此急需變革。《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9月12日開始至9月15日對外公開征求意見。新辦法針對大型企業境內外同時發行上市等實際需求,對IPO詢價方面的現行程序、發行定價以及股票配售等環節作出進一步完善,以提高發行效率。對于詢價制度的調整和補充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規定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的公司,可通過初步詢價直接定價。這一安排可使中小企業的發行過程縮短四個工作日。
二是規定網下申購與網上申購同步進行,這一安排與香港市場的公開發行流程相同,可使發行過程較目前程序縮短兩個工作日。
三是規定所有詢價對象均可自主選擇是否參與初步詢價,主承銷商不得拒絕詢價對象參與初步詢價;只有參與初步詢價的詢價對象才能參與網下申購。同時,為增強定價的代表性,辦法還規定,初步詢價階段參與報價的詢價對象不足20家,或是發行4億股以上的、參與報價的詢價對象不足50家的,發行人不得定價并應中止發行。
四是為實現大盤股平穩發行上市,規定IPO規模在4億股以上的,可以向戰略投資者配售股票,可采用“超額配售選擇權(綠鞋)”機制。“超額配售選擇權”實際上是國際通用做法。所謂“綠鞋機制”,就是新股發行前,主承銷商和發行人簽訂超額配售股份的發行方式。如果市場認購踴躍,上市后股價高于發行價,則主承銷商可要求該公司增發,即將增發股配售給認購者;如果跌破發行價,則主承銷商動用投資者認購增發股新股的資金從二級市場買入股票,再以發行價發售給當初認購的投資者,相當于發行數量不變。
新股安全盈利五要點
結合IPO詢價制度的變革,投資者在選擇新股申購時需要從以下方面把握機會:
第一, 從時間上把握,提高資金利用率。現行制度下,網上申購新股從申購到公布結果需要5個交易日,在此期間申購資金會被凍結,因此,在新股申購密集的時候,算好時間提高資金利用效率是關鍵。如果有多支新股發行,盡量避開申購前幾支新股,越到后面的中簽率越高。
第二, 集中優勢兵力,申購一只。在新股發行密集期間,分散資金申購的中簽概率要比認準一只集中認購低的多。
第三, 選擇行業基本面好的個股申購。通常是以行業地位、市場占有率、公司業績增長預期、募集資金投向等來判斷。這些需要注意的內容,投資者可從招股說明書中得到。已發行上市的保利地產、江山化工等,在二級市場有良好表現。雖然這些龍頭個股多會被眾都資金看好,中簽率可能不高,但是一旦中簽,收益將大幅提高。
第四, 選擇發行數量較大的大盤股申購。例如大秦鐵路、中國國航。雖然中國國航上市前便有跌破發行價的預期,但是從以往發行的破發股來看,后市股價都出現了上漲,因此,破發只是暫時的。申購大盤股中簽率會相對偏高,中簽可以得到一定保障。
第五, 上市當天不要急于賣出。對于市場普遍看好的個股,如果市場首日定位偏低,換手偏大的個股,就可考慮較長時間持有,如保利地產,上市后的25個交易日的時間,股價又有超過40%的升幅。
總體來看,新股申購是一種安全的盈利模式。隨著證券市場的發展,一些成熟市場的先進經驗也將被引入,例如香港證券市場的“一人一手”制被引入的呼聲就很高。新股的發行機制在不斷完善和健全后,中小投資者將有更高的回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入駐叩富網的作者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策投資行為并承擔全部風險。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
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kf@cofool.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