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聽過羅杰斯先生廣東行的兩次演講,對他環球旅行線路圖所展示的浪漫畫面與戰爭國家的鏡頭印象深刻:“在非洲炙熱的漫漫黃沙里駕車飛奔;在冰天雪地的冰島欣賞夜晚湛藍天空下五彩的煙花;在西伯利亞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上,看郁郁蔥蔥的白樺林和貝加爾清澈見底的湖水如畫似歌;在埃塞俄比亞拉利拉神廟讀世界上最古老的經文;在印度恒河圣浴;駕車穿越15個烽火硝煙的戰區……”
巴菲特先生曾評價:“羅杰斯先生對市場大趨勢的把握無人能及。”作為一個用歷史和哲學的角度看問題的戰略投資家,有什么事情能比親身經歷與感受更重要呢?這可能遠超用經濟和數學的角度思考問題。所以,從這個角度,羅杰斯先生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就像他曾說過的:“通向財富和自由之路,屬于登高望遠的投資者!你要有遠見,這是好的投資者的成功秘訣。”在我們理解,投資確實是比誰看得更遠!
如果我們相信羅杰斯先生的洞察力與遠見,作為中國人來說,將是非常幸運的。雖然我的中國同胞2007年的此刻,賣出股票的理由數不勝數。在眼力所及的日子里,除非出現極端情況,羅杰斯先生不準備賣出中國股票,這是他在游歷116個國家,歷經15個戰亂之地,從西向東開車橫穿中國3次后,得出的結論。他認為:21世紀一定屬于中國,因為就連中國的蜜蜂也比美國蜜蜂勤勞,“中國蜜蜂比美國蜜蜂多飛3圈”,他這樣說。
渣打銀行資深經濟學家王志浩近期測算過一組有趣的“中國年”數字。通過計量一段時間內個體平均收入的增長速度,可以粗略地衡量某一社會發生變化的速度。按照他的計算,美國的1年相當于中國的1/4年,或2.8個月,英國的1年相當于中國的3.1個月。一位美國人或英國人在中國3個月時間里感受到的變化,需要在他的老家待1年才能感受到。換句話說,中國的生活節奏快了4倍。例如,一個在中國生活了兩年半的英國人在中國所見到的變化,需要在英國等足足10年才能見到。這也是我們在游歷過發達國家后,在自己的國家能感受到的,遍布祖國大地高高聳立的腳手架就是證明。
羅杰斯經過116個國家的對比,發現中國以及未來的中國最好。未來的中國是最好的嗎?我們每天每個人都在問自己,這需要長久的時間來檢驗。當然,也需要你拿出實踐行動來投贊成或反對票,你的選擇會最終決定自己財富的多少。
知識不等同于智慧,其實,我們沒有誰比誰更聰明,贏得博弈的關鍵是頭腦,是看問題的角度以及之后的厲行!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入駐叩富網的作者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策投資行為并承擔全部風險。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
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kf@cofool.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