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賽介紹:叩富全民煉股爭霸賽,每月為一期,按照模擬交易收益排名發放獎勵。 展開
為什么對于大多數普通投資者需要減少短線操作?除了信息劣勢和通道劣勢之外,主要考慮到頻繁交易的巨大交易成本將侵蝕利潤。根據美國一項對66400位投資者的調查,被動投資者的平均收益率為18.5%,而積極交易者的平均收益率僅為11.4%。在機構投資者中,能夠持續戰勝指數的機構寥寥無幾,唯一能保持永久聲望的僅僅是巴菲特一人,而其所奉行的正是"買入企業并長期持有策略"。從國內A股市場十余年的發展歷程來看,一夜暴富的神話雖然廣為流傳,如果在這十余年中,明智的投資者采取"定期買入并長期持有策略",僅僅投資于指數,也會有10倍以上的收益;而此期間累計漲幅超過10倍的上市公司近300家,是當前上市公司總數的四分之一。從復合收益率來看,采取"買入持有策略"將有超過25%的年收益率水平,這是當前市道中的多數短線操作手無法達到的境界。
事實上,長期持有的基本前提是對中國經濟成長性的良好預期。股市長期走勢必然反映宏觀經濟趨勢,股市指數從長期來看也必然與一國的實體經濟實力相匹配。如果以十年為一個持有期,下一個十年我國將由"溫飽社會"步入"小康社會",與此相適應,股票指數再創一個"十年十倍"的神話并非癡人說夢。從這個角度來說,在當前經濟相對低谷或初始上升階段買入股票并長期持有,在理論上應該有每年25%以上的平均收益率。而從當今股指年收益率已經連續兩年為負的市場特征來看,熊市實際上為長期投資者提供了低成本介入的良機。對于收入相對穩定的普通投資者來說,采取定期買入方式則可以進一步降低系統風險,獲得更加好的長期收益。
當前,許多投資者不愿意長期持股的根本原因是難以認同當前的多數股價。如何才能有效避免長期投資的個股不確定性風險?與國外成熟市場的市盈率結構相比,我國股票市場整體市盈率偏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股價結構不合理所造成的,長期持有這類不具備成長性的高市盈率股票的確存在大風險。同時,由于我國一些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現狀,萬一買上了"地雷股"長期持有有可能血本無歸。但是,這并不能構成否定長期持有策略有效性的根本理由。筆者認為:推動未來股指上升的核心動力來自于一大批具備持續生存與成長力的藍籌股,以及在競爭性領域"國退民進"中成長起來的一批民營企業。在選擇推動未來股指上漲的核心股票時,投資者一方面不能被現有股票所局限,另一方面更不能被短期帳面利潤所迷惑。投資者不妨盡量將目光從財務指標上移開,轉移到公司的企業文化、管理制度、戰略目標、行業趨勢等更加持續性的因素。也就是說,從中長期投資角度來看,應該擺脫"買股票"的思維定勢,而應該向"買企業"的思考方式轉移。對于那些希望適當分散長期投資風險的人來說,則可以同時選擇多個看好的企業施行"多元化"投資;而對于那些希望完全分散個股投資風險的人來說,選擇指數基金則是最輕松的選擇。
文章很精彩?轉發給需要的朋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