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佛算得上是美國歷史上最倒霉的總統了。他于1929年3月4日入主白宮,時隔不久就遭遇到歷史上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更可怕的是,這場危機一直伴隨著胡佛的四年任期,而且愈到后期情況愈惡化。隨著美國經濟江河日下,他本人也成為20世紀政績最差的美國總統。
胡佛可謂是生不逢時。同樣與他一樣實行自由放任政策的柯立芝總統,恰到好處地在1929年經濟危機到來之前離開了白宮,留下了“柯立芝繁榮”的良好記錄。而胡佛走上工作崗位之際,卻趕上了美國股市和樓市大泡沫的破滅。
如果說,趕上危機多少算是運氣問題,那么,對泡沫的輕視以及救市的猶豫不決,則是胡佛不可推卸的責任了。盡管一些有識之士多次提議政府要對可能發生的危機主動干預,但胡佛和他的智囊們對潛在危機卻置若罔聞。
很快地,由于消費者的購買力不足,美國經濟運行中商品增加和資本輸出困難,進一步引發了生產過剩和資本過剩。與此同時,那些在投機行為中獲得了高額利潤的金融巨頭,卻并沒有將大量資金投入再生產過程,而是投向了能獲得更高回報的證券投資領域,結果是泡沫越來越大,最終吹破了事。
股市和樓市的泡沫,堪稱導致美國當年經濟崩潰的罪魁禍首。1923~1929年,美國的貸款業務增長了37%,有價證券發行增加了1.5倍,股票價格上漲了2倍,而在此期間工業生產卻只增長了18%.不僅如此,房地產也火爆異常,投機心理彌漫,20世紀最大的騙子龐氏就在這場房地產投機盛宴中橫空出世,其殺傷力相當驚人。
在這個泡沫吹大的過程中,無論是柯立芝政府,還是胡佛政府,都沒有進行主動干預,眼睜睜看著泡沫破裂,美國經濟也隨之陷入絕境。如同2008年的金融危機一樣,美國的信用過度膨脹是造成嚴重貨幣信用危機乃至金融危機的導火線。
胡佛的“故事”,給投資者留下了深刻的教訓,也就是說,對股市和樓市的泡沫要有清醒認識,千萬不能在泡沫吹大之際“入市”。2007年的6124點是個例子,而今年8月4日的3478點則更是近在眼前的例子。
事實上,在此番A股股市大調整之前,管理層已多次發出警告,表現出對股市和樓市泡沫的憂慮,這一切,不可避免地會傳導到股市中,在政策和心理上影響到投資者的判斷。
令人遺憾的是,在大盤嚴重脫離基本面上漲的最后階段,卻出現了銀行存款搬家和開戶數激增的現象。相當多的股市“菜鳥”帶著存款甚至是身家沖了進來,結果趕上了泡沫破碎。而由于缺乏經驗,或頻繁操作,或不會止損,導致損失不斷擴大。
美國幾次金融危機的教訓顯然對我們的管理層敲響警鐘,而當管理層都開始強烈擔心股市和樓市出現泡沫之際,就是散戶們該暫別股市的時候了。可能的話,為什么不躲開一只股票從10元跌至5元的痛苦階段,而享受從5元沖上8元的陽光時刻?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入駐叩富網的作者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策投資行為并承擔全部風險。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
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kf@cofool.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