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操作中的一些投資誤區,股民朋友們往往不重視,然而正是這些誤區,最終造成投資者不斷重復“買入-套牢-解套-再買入-再套牢”的惡性循環。
誤區一:投資不用學習。要不要繼續投資下去,筆者認為有一個很容易判斷的標準,就是這次相比上次,自身的投資水平有沒有質的提高。如果沒有,那還是收手為好。否則,你怎么能保證這次就不會重蹈覆轍呢?我經常碰到這樣的人,他們有強烈的賺錢欲望,但是根本不想學習,只想知道哪只股票買了能賺錢。股市投資不是光憑著搗搗糨糊、搞搞關系弄點旁聽消息就能賺錢的。買和賣的操作幾分鐘就學會了,但是買賣時機、投資對象、碰到問題如何處理,這些可不是一兩天就能學會的,也不是光在股市里耗時間就能自動學會的。不學習,不善于思考,只憑時間積累的經驗往往是錯的或不全面的。
據媒體調查顯示,去年四季度以來的千點大反彈行情中,僅有四成投資者有收益,還有三成投資者虧損。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么好的行情也有這么多人沒賺錢呢?真實的原因就是這些虧損的投資者大部分在其間未進行投資知識的再深造,他們的投資理念還保持在以前的追漲殺跌的熊市思維上。
誤區二:風險與收益不對等。企業勞資講究權利和義務相對等,你為企業作出多少貢獻就該得到多少報酬。股市投資中風險與收益也符合這種對等性,不對等的風險和收益關系,無法求得好的收益。熊市中一些股民一旦股票被套了,就不管了,任其下跌和風險無限擴大。而到了牛市,被套的股票稍有好轉,就急急地解套拋出或賺取小利,哪里知道后面才是真正的大行情,原來承受的大風險最終未得到相應的回報。在股市上漲的后期,卻又雄心勃勃想大干一番,這時風險已經巨大但收益卻有限。在投資的過程中不考慮風險與收益的對等,為了高收益想象而投資,當時就已然錯了。臨近解套,最好也有點風險與收益對等的思維才好。
誤區三:得隴望蜀。在耐心等待時,大部分人往往有較理性的判斷。一旦條件符合了,卻一下子推翻自己原先的觀點,變得貪婪起來。在個人投資股市的過程中,一沒紀律約束,二沒人監督,這時人性的弱點暴露無遺,并且被極大地放大。往往好了還想更好,賺了還想通吃,最好是所有的利潤都歸于自己囊中,這樣的思維在股市中是要不得的。真正聰明的莊家也會留一部分利潤讓別人去賺,這里面其實是有大智慧的。留一份利潤給別人,留一份清醒給自己,發現自己的人性弱點,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好日子來了才不迷茫。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入駐叩富網的作者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策投資行為并承擔全部風險。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
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kf@cofool.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