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富簡投>知識中心> 經(jīng)典書籍> 世界上最會炒股的人-沃倫·巴菲特 最偉大的投資家
大賽介紹:叩富全民煉股爭霸賽,每月為一期,按照模擬交易收益排名發(fā)放獎勵。 展開
巴菲特的成功與許多富人不同。他不擁有任何專利,沒有發(fā)明過一項新技術,甚至沒有開辦過一家屬于自己的企業(yè),也沒有通過繼承遺產(chǎn)、結婚或者中彩票獲得任何財富。他投資的原則是從他的導師格雷厄姆那里學來的,他在投資和商業(yè)上的非凡成就不是來自于任何的發(fā)明或創(chuàng)新方法,而是通過不斷的采用那古老而又彌新的投資原則來實現(xiàn)的,他成功的秘訣對商業(yè)世界的任何人都是公開的:勤奮的修煉和堅持價值投資的原則(這些原則只是簡單的常識,既易學又易行)。
正是這易學又易行的原則成就了世界上最偉大的投資家:沃倫·巴菲特!
一、 初露鋒芒
1930年8月30日,在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城,一個嬰兒呱呱墜地,他就是沃倫·巴菲特。在家里的三個孩子中,他排行第二,上有姐姐多莉絲,下有妹妹羅貝塔,父親叫霍華德·巴菲特,母親叫利拉·巴菲特。霍華德·巴菲特在奧馬哈經(jīng)營一家股票經(jīng)紀公司,后來成為了一名共和黨的參議員。父親沒有給巴菲特留下什么物質上的遺產(chǎn),留給他的是對于股票的強烈熱愛、出人頭地的自信心和對于政治的靈敏嗅覺。
還是小孩子時,巴菲特就對數(shù)字特別敏感,他對數(shù)字的喜好超過了一切。這種與生俱來的天賦,幫助他在進入投資領域后比別人更能精確計算投資的風險和回報。他常與小伙伴們這樣消磨整個下午的時間:俯瞰著繁忙的路口,記錄下來來往往的車輛的牌照號碼。暮色降臨以后,他們就回到屋里,展開《世界先驅報》,計算每個字母在上面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在草紙上密密麻麻地寫滿變化的數(shù)字。
在他只有6歲的時候,他就已經(jīng)是一個頗具經(jīng)濟頭腦的商人了,他花了25美分從他祖父的商店里面買了一箱六瓶裝的可樂,然后把它分開來賣,每瓶賣5美分,由此,他定下了一個堅持了一生的獲得20%的投資回報率的標準。11歲那年,巴菲特購買了他平生的第一只股票,6股第一市政公司的股票,其中有3股為他姐姐多莉絲買的,每股的股價為38美元,這3股股票代表了他當時財富的大部分,股價很快跌到27美元,但不久之后又攀升到40美元,巴菲特賣掉了他的股票。但是他剛剛賣掉股票的時候,就遭遇到他早期的一個重要的教訓,因為股價后來漲到200美元。他當時可能并不知道,這次賣得太快并且是基于價格而不是價值基礎進行投資決策的經(jīng)歷,形成了他投資哲學的基礎。
在他父親任參議員期間,他們全家搬到了華盛頓。然而,巴菲特在那里過得并不開心,他曾經(jīng)試圖與幾個同病相憐的小伙伴一起逃離這個令他感到壓抑和失望的地方,但還是無果而終。于是,他將心思放在了掙錢和學習上面。13歲那年,他找到了第一份工作——為《華盛頓郵報》送報,每天送大約500份,每個月掙175美元。14歲那年,他用送報以及在少年時代其他商業(yè)冒險中攢下來的錢,投資了 1 200美元購買了內布拉斯加40英畝的農(nóng)田,然后將其出租。這充分展示了他的機智與自信,因為他當時還住在華盛頓,不在產(chǎn)權所有地居住,這是一項大人才能完成的復雜交易,但是,年僅14歲的巴菲特做到了。
高中時代,他與一位好友丹利共同投資購買二手彈球機,放在理發(fā)店里面出租。為了避開那些流氓地痞的騷擾,他們選擇那些比較偏僻的理發(fā)店,為了讓這些年輕人聽起來更加的可信和權威,他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子虛烏有的公司——威爾森角子機公司,他們總是暗示,他們不過是不可輕視的企業(yè)的跑腿人。至于收入,巴菲特回憶道:“我們每周掙50美元,我從來沒有夢想過生活會如此美好。”后來,他們將這些機器以1 200美元的價格賣給一個退伍老兵。
1947年巴菲特中學畢業(yè),父親建議他去附近的賓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財務和商業(yè)系念書,巴菲特的回答是在那學習只會浪費青春。他已經(jīng)分發(fā)了近60萬份報紙,并從中掙了5 000多美元。這些錢有的來自送報所得,有的來自威爾森角子機公司,還有的來自內布拉斯加的農(nóng)田。另外,他已經(jīng)讀了不下一百本有關商業(yè)的書籍。他還需要學什么呢?但他最終還是接受了父親的建議。兩年后,他轉學到家鄉(xiāng)的內布拉斯加大學,在那里,他只是一個名義上的學生。實際上他正在發(fā)展他的事業(yè)。他計劃了一項艱苦的任務:在1949年秋季上5門課,1950年春季上6門課,其中多數(shù)是商學和經(jīng)濟學的課,但他的注意力都放在校外了。巴菲特在3年內就飛快地完成了學業(yè),他一邊干著實際是全職的工作,一邊依舊打著橋牌,一邊拿到了A的成績。大學畢業(yè)的時候,他的財富積蓄達到了9800美元。
1951年,巴菲特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yè),獲經(jīng)濟學碩士學位,在那里,他獲得了格雷厄姆教投資分析課程22年來的唯一的A 。他本來想去華爾街工作,但是他的父親霍華德和導師格雷厄姆都建議他不要去。這兩個巴菲特生命中最有影響力的人物都經(jīng)歷了大蕭條時代,太了解股票市場的起起伏伏,他們都建議這個雄心勃勃的年輕人追求工作的穩(wěn)定性。巴菲特拒絕了父親和恩師的建議,他后來回憶道:“我當時有1萬美元,如果我聽從了他們的建議,我現(xiàn)在可能還是只有1萬美元。”巴菲特提出了一個似乎令人無法拒絕的建議,要免費為格雷厄姆做股票分析和研究,但是格雷厄姆還是拒絕了,巴菲特曾經(jīng)開玩笑說他的導師迅速做了一個成本利潤分析,決定即使是巴菲特無償工作,這筆買賣還是不劃算。當時格雷厄姆拒絕他是基于宗教方面的原因,那是一個華爾街排擠猶太人的時期,格雷厄姆公司有一個政策,那就是盡可能多地雇用猶太人,以平衡華爾街其他公司猶太人較少的狀況。
巴菲特沒有去華爾街工作,而是回到了家鄉(xiāng)奧馬哈,奧馬哈國民銀行為他提供了一項工作,但他拒絕了,他更樂意去他父親的巴菲特-福爾克公司工作。父親的一個朋友問他:“你是去巴菲特父子公司工作嗎?”“不,”他俏皮地回答道,“是在巴菲特及其父親公司工作。”在這時候,他開始與蘇珊——他未來的妻子,他妹妹的大學室友——約會。1952年他們終成眷屬。
巴菲特在他父親的公司里艱難地開展工作,他從事的是股票銷售工作,然而,他并不喜歡這份工作。他的好友丹利說:“我知道他很討厭它。”巴菲特在他父親的公司里取得的最大進展不是在投資上,而是在他講的戴爾·卡內基的公開課上。上完卡內基的公開課以后,巴菲特通過教一個夜班來使自己的投資技術日臻完善。他在奧馬哈大學教授投資學原理,學生都是30至40歲的人,其中大部分是醫(yī)生。當這位瘦瘦的年僅21歲的老師走進來的時候。這些醫(yī)生們不禁發(fā)出一陣竊笑。
1952年,巴菲特的夢想實現(xiàn)了,格雷厄姆打電話來說宗教的障礙已經(jīng)不復存在了,于是給巴菲特提供了一項工作。連工資是多少都沒問一句(結果工資是年薪12 000美元),巴菲特就搭上了去往華爾街的飛機。華爾街在迎接巴菲特的到來時正處于一段被扭曲的時期,老一輩人都籠罩在對另一次大危機的恐懼之中,新一輩尚未崛起。
格雷厄姆把巴菲特當作他門徒中的精英,并且承認他們兩人之間有相似之處。一天,當他們去辦公室附近的一家熟食店吃午飯的時候,格雷厄姆說:“沃倫,金錢對于你我而言沒有任何差別,我們是一樣的,我們的妻子都會過得更好的。”但巴菲特的工作好像并沒有像他曾希望過的那樣,可以和格雷厄姆很接近。用巴菲特的話來說,格雷厄姆“有一層外殼圍繞著他。每個人都喜歡他,每個人都崇敬他,(同時也)喜歡在他周圍……但沒有人能接近他”。其實,同樣的評價也可以用于巴菲特本人。
但是巴菲特默默在做著自己的投資,他取得了更好的業(yè)績。自從 1950年離開大學校園以來,巴菲特的個人資本已由9 800美元激增到了14萬。現(xiàn)在他有了賭注,他又想回到家鄉(xiāng)奧馬哈。站在火車站平臺上,四周滿是紐約的人來人往,他明白這并不是他向往的生活。
那段時間,格雷厄姆公司的一位投資者,同時也是一位物理學家的霍默·道奇向格雷厄姆提了一個人們常常提起的問題:“誰將繼承您的衣缽?”
格雷厄姆暗示說是沃倫·巴菲特。當?shù)榔嬖谲嚭鬆苛艘凰要毮局垓屲囃魅ザ仁罴贂r,他在奧馬哈作了停留。他和巴菲特簡短地談了幾句,然后答應投入120 000美元。
二、 大顯身手
1956年5月1日,巴菲特剛剛從華爾街回到奧馬哈的那天,他將一幫親戚和朋友組織在一起,一共7個人,籌集了10.5萬美元資金。但是,他們沒有投票權,對于公司的經(jīng)營沒有任何發(fā)言權。巴菲特作為總合伙人,投入了100美元,就是這一個小小的數(shù)目,巴菲特不用再為他的父親或導師掙錢,而是為自己的合伙公司——巴菲特有限合伙公司掙錢。
1956年5月5日傍晚,7個合伙人聚在一起,巴菲特發(fā)給每人一份叫做“基本規(guī)則程序”的簡短文件,文件上面印有這樣的文字:“我們公司的贏利或虧損將由一般經(jīng)驗來衡量。”巴菲特說:“第一批投資者非常信任我。他們一直都對我充滿信心——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說服我嬸嬸賣掉股票,即使你拿著鐵棍威脅她也沒用。”
在公司經(jīng)營期間——從1956年—1969年——每年的利潤率達到了30%,在繳納酬金前,公司的運營資金從1萬美元增長到3萬美元。
在巴菲特合伙公司開張的時候,巴菲特已經(jīng)結婚四年了,并生有兩個孩子。他剛剛以優(yōu)異的成績從學校畢業(yè),并在華爾街工作了兩年。巴菲特強烈呼吁人們,學習拓荒者身上那種創(chuàng)新精神和代表農(nóng)業(yè)利益的美國中西部地區(qū)那種自力更生的精神,他離開了華爾街,永遠在奧馬哈這片他非常熱愛的土地上施展他的才華。
有一次,當巴菲特在國會為薩洛蒙丑聞案作證時,美國代表皮特·霍格蘭德把他介紹給房屋能源及財政小組委員會,皮特說有機會為人們介紹美國最杰出、最能鼓舞人心的公民之一而深感榮幸。
霍格蘭德把巴菲特的成功歸因于“奧馬哈這片哺育他的土地,奧馬哈人把誠實、正直、教養(yǎng)、名譽的老式價值觀念慢慢地灌輸給他。”
合伙企業(yè)中負無限責任的合伙人沃倫·巴菲特居住在叢林大街5202號,他在那兒租了一間房子,湊了100美元。所以,巴菲特合伙公司是以10.51萬美元的注冊資金開始運行的。“巴菲特對公司的第一次投資(不包括那100美元)是從伍爾沃斯連鎖店里花了49美分買的一個賬簿。”當時,還有一件奢侈品——一臺手動打字機。他愿意把自己更多的錢投入到成功的企業(yè)上去。作為經(jīng)理,巴菲特收取贏利額的25%,而每個投資者年終儲蓄存款賬戶上只有6%。對于年輕的巴菲特來講,代理傭金實際上是一筆很大的收入。
為了尋求新的賺錢領域,巴菲特去拜訪了其他一些投資者,有時還帶著納稅申報單,并誘惑他們說:“難道你們不想也能繳納這么多的稅嗎?”
桃樂茜·戴維斯是巴菲特的鄰居,她非常富有。根據(jù)《財富》雜志的報道,她在1959年的一個晚上邀請巴菲特去她家,“‘我聽說你在賺錢方面很有一套,’她說。巴菲特回憶說,‘她非常細致地就投資哲理問了我兩個小時。但是,她的丈夫,戴維斯醫(yī)生則一個字也沒說。看起來甚至好像沒有傾聽我們的談話。突然,戴維斯醫(yī)生宣布說‘我們給你10萬美元。’‘為什么?’我問,‘因為你讓我想起了查爾斯·芒格’”查爾斯·芒格是誰?那時巴菲特甚至還不認識他。兩年之后戴維斯醫(yī)生介紹他們兩人認識。
在合伙公司的早期經(jīng)營階段,巴菲特同奧馬哈一位商人接洽并請求他投資1萬美元。這個商人告訴他的妻子說他想這么做,但是,他妻子告訴他說,他們拿不出1萬美元。“我們可以借錢。”他說。“根本不可能。”他的妻子回答說。
今天這個商人的兒子哀嘆說他的父母沒有投資,從而錯失了成為百萬富翁的機會,并補充說“從那以后,我們一直都在辛苦地工作來維持生計”。
查爾斯·海得爾是巴菲特早期的合伙人之一,今天,他是奧馬哈市海得爾韋茲合伙公司中負無限責任的合伙人。海得爾說:“我告訴我的家人‘看呀!沃倫將時時刻刻為我們考慮如何用我們的錢進行投資。’”
另外一個投資者是佛瑞德·斯坦班克,他在哥倫比亞見到巴菲特后,便對他留有深刻的印象。斯坦班克因為長期擁有伯克希爾公司的股票、福德賴恩公司的股票以及其他公司股票而聞名。
時光飛逝,原來的一些合伙人不斷增加投資,另外一些合伙人進入到董事會中來。后來,其他一些合伙公司也加入到原來的合伙公司,到1961年年末,巴菲特把10個合伙公司聯(lián)合起來并把原來的名字巴菲特聯(lián)盟變更為巴菲特合伙公司。
1957年,巴菲特合伙公司創(chuàng)下了贏利31 615.97美元的紀錄和10.4%的增長率。這可能聽起來并不怎么令人激動。但是和那年暴跌8.4%的道·瓊斯工業(yè)指數(shù)相比,情況就相當不錯了。
巴菲特,當他在1956年開始經(jīng)營合伙公司的時候,只有10萬美元的資產(chǎn)。但是到1959年,他的資產(chǎn)已經(jīng)達到了40萬美元。
巴菲特合伙公司的利潤率總是高于道·瓊斯工業(yè)指數(shù)的漲幅,從沒有虧損的時候。平均來說,從1957年—1962年間,盡管道·瓊斯工業(yè)指數(shù)每年增長8.3%,但是,巴菲特合伙公司的增長率卻是在26%。
根據(jù)巴菲特的計算,巴菲特合伙公司的資產(chǎn)凈值,即使在巴菲特家里經(jīng)營的時候,已達到7 178 500美元!
1962年11月,一直在旋轉玩具制造業(yè)和無煙煤生產(chǎn)方面進行投資的巴菲特合伙公司又開始購買伯克希爾—哈薩韋紡織制造廠的股票。股票的價格已經(jīng)跌到藍籌股的價格以下,連存在銀行的現(xiàn)金也是如此。
巴菲特以7.6美元的價格購進他第一批股票,并按照7~8美元之間的價格不斷地購進。到1966年,他從經(jīng)濟上已經(jīng)控制了伯克希爾公司,并成為公司的一名董事。
1962年,巴菲特把他的合伙公司搬到了基威特大廈810號,到那時,足以耀人的是公司雇用了第一個雇員——比爾·斯科特。到1993年退休前,比爾·斯科特一直經(jīng)營管理伯克希爾公司的股票業(yè)務。現(xiàn)在他仍然持有伯克希爾公司以及海外他自己的慈善機構的股份。
巴菲特合伙公司信譽卓著,并得到了這樣的描述:“由于這種商業(yè)行為的特點不是追求普通的商業(yè)信用,而是維持當?shù)刈罡咧Ц赌芰Φ募o錄。”
至于公司的財務狀況,據(jù)報道,在1963年初,公司擁有價值94萬美元的資產(chǎn),“包括現(xiàn)金資源,有價證券以及所做的其他一些投資。公司的運行狀況依然保持良好的勢頭”。
當時合伙公司共有90多個有限責任合伙人。
在1964年1月18日的信中,巴菲特報告說,當年公司是以 1 745萬美元的資金開始運行的。“蘇茜(蘇珊的昵稱)和我在公司里有239萬美元的投資。第一次,為了支付每個月的開支,我不得不抽出一部分資金,但是,你別無選擇,否則就會讓美國國稅局失望。”
1965年,巴菲特告訴他的父母說,“如果我們的紀錄高于市場平均值的話,那么不論盈利還是虧損,我們都認為是紅火的一年。如果我們的業(yè)績低于市場平均值的話,人們可以公開表示對我們的不滿”。
在合伙公司剛剛建立的時候,巴菲特總是談論他公司的三大投資方向。
1. 股票——買入價值被低估的股票,然后長期持有。
2. 債券——買入未到期的債券,利用企業(yè)合并或重建等機會進行套利交易。
3. 企業(yè)控制權——擁有相當數(shù)量的股份,獲取企業(yè)的控制權。
在此期間,巴菲特說:“我們喜歡良好的管理——我們喜歡體面的行業(yè)——我們喜歡在原有的靜態(tài)的管理模式或是股東群體中有一定程度的‘動蕩’。但是,我們需要有價值。”
隨后的5年里,巴菲特繼續(xù)小量地購買股票,到1961年年中,巴菲特合伙公司的股份已占到全公司的70%以上。
到1965年,巴菲特合伙公司的凈資產(chǎn)——通過股東們的不斷加入和它自身的增長——從10年前的10.5萬美元增長到了2 600萬美元。
巴菲特在春天舉行了慶祝活動,另外租用了一間227平方英尺,相當于普通房間大小的地方作為公司的總部。
“1965年,我們在針對貧窮的戰(zhàn)斗上是非常成功的。尤其是,年底我們的收益比預計多了1 230萬美元。”巴菲特在1966年1月20日給他父母的信中寫道。那一年(1965年),當?shù)馈き偹构I(yè)指數(shù)上升了14.2%,巴菲特的合伙公司的業(yè)務已進入到國際市場。“我們的收益率高達47.2%!”巴菲特在開始的時候就說,“民主是一件很偉大的事情,但在投資決策方面卻是個例外。”
盡管巴菲特告訴過他的合伙人說,他的目標是超過道·瓊斯工業(yè)指數(shù)10個百分點,事實上,超過了將近20個百分點。從1957-1965年,一般地說,道·瓊斯工業(yè)指數(shù)每年的上升幅度為11.4%。但是,巴菲特合伙公司的年投資回報率卻保持在29.8%。不僅實現(xiàn)了預定目標,并且超過了預定目標。
1966年,巴菲特合伙公司繼續(xù)取得令人震驚的成功,在1967年1月25日的信中,巴菲特寫道:“到1966年公司已經(jīng)運行了10年了。這種慶賀活動是無可厚非的——相對于道·瓊斯工業(yè)指數(shù),我們公司的經(jīng)營業(yè)績已創(chuàng)下了空前的紀錄(不論是過去還是將來)。公司的利潤率上升了20.4%,與此同時,道·瓊斯工業(yè)指數(shù)下跌了15.6%。”
他在1968年1月24日的信中寫道:“按照大多數(shù)的標準,1967年都算的是上生意紅火的一年。和道·瓊斯工業(yè)指數(shù)上升了19%相比,我們總的業(yè)績上升了35.9%,所以說,超過了我們以前所定的超過道·瓊斯工業(yè)指數(shù)10個百分點的目標。我們總的贏利為1 938萬美元,即使在不斷增長的通貨膨脹下,我們的贏利額也能買下很多家百事可樂公司。但是,由于適銷證券市場上一些有悠久經(jīng)營歷史的大型公司的出售,我們還是賺到了2 738萬美元的稅前收入,這和公司1967年的經(jīng)營業(yè)績沒有任何關系,但是這在4月15日的股東聯(lián)會上給個人一種積極參與的感覺。”
當他報告說,通過巴菲特合伙公司的兩個控股公司——迪佛斯菲爾德零售公司和伯克希爾公司,又購進了另外兩個公司,即后來被稱作聯(lián)合零售商店的聯(lián)合棉花商店和國民保險公司及其附屬的國家消防和海運公司時,也有此感覺。
聯(lián)合棉花商店被迪佛斯菲爾德零售公司購買,國民保險公司及其附屬的國家消防和海運公司被伯克希爾公司購買。
“所有的辦公室工作人員及他們的家屬,在1968年1月1日,向巴菲特合伙公司投資1 500萬美元,所以,在辦公時間我們會更加忙碌了。”
在1968年7月11日的信中,很顯然巴菲特非常擔憂股票市場因投機而造成崩盤——“根據(jù)當時的情況,預測整個商業(yè)或是股票市場的發(fā)展趨勢是很容易的。但是,在證券市場上和商界普遍存在著多種愈演愈烈的商業(yè)行為,盡管沒有短期的預測價值,但是,我擔憂這些行為可能存在的長期后果。”
在風行一時的一連串的股票促銷活動中,那些參與者(不論是作為發(fā)起人還是高級雇員,職業(yè)顧問,股票投機者等)都狠狠地賺了一大筆錢。
從1957年-1968年,道·瓊斯工業(yè)指數(shù)的綜合平均年增長率為9.1%,而巴菲特的合伙公司的平均年增長率為31.6%。巴菲特這樣寫道:“過去我對于投資管理業(yè)中存在的嚴重萎靡不振的現(xiàn)象是深惡痛絕的,但是,現(xiàn)在這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在各個領域,并發(fā)展到非常嚴重的地步。”
在1969年1月22日,他這樣寫道:“有時候我父母仍這樣評論我,‘伯克希爾股票大約上升了4個百分點——很不錯!’或是‘怎么回事?上個星期下降了3個百分點?’市場價格和對我們這種多數(shù)股權的評價是不相關的。在1967年末,我們對于伯克希爾—哈撒韋股票的估價在25美元而市場價為20美元,1968年末,我們的估價是31美元而市場價為37美元。不論市場價是15美元還是50美元,我們的經(jīng)營方式?jīng)]有什么不同。(你付出的是價格,而你得到的是價值。)在有限投資方面我們是贏利還是虧損和我們商業(yè)的經(jīng)營情況有關——我們不想通過在證券市場上玩弄各種各樣的把戲賺錢。”
他說,投資環(huán)境變得更加消極,更加讓人感到沮喪,將來“我知道我不會用我一生的時間來追趕投資這只野兔,唯一讓我慢下來的方式就是停止。”
當然,在今天這種不同的商業(yè)架構中,巴菲特為了取得最佳投資利潤仍然忙于追趕這只投資野兔。
巴菲特于1969年解散了他的合伙公司,因為他已經(jīng)厭倦了作為合伙公司的領導帶給他的壓力。他認為,人們對股票市場的估價過高。另外,加入巴菲特合伙公司的人也越來越多。按照政府的規(guī)定,以至于到了他將不得不把他的合伙公司注冊為投資公司的這樣一個規(guī)模。尤為重要的是,他不再需要用別人的錢來進行投資了。
根據(jù)收銀機記錄,從1957年-1969年底,巴菲特合伙公司年均綜合收益率為29.5%,而道·瓊斯工業(yè)指數(shù)的綜合平均年收益率僅有7.4%。
附:巴菲特的投資原則
1 謹慎地選擇股票
在買進一家公司的股票以前,要盡可能地搜集一切與這家公司相關的信息,對公司的財務狀況、生產(chǎn)經(jīng)營狀況和管理層的風格等方面都要有深入的了解,經(jīng)過認真細致的分析之后再決定是否買進。
2 寧要模糊的正確,不要精確的錯誤
集中精力分析公司的長期發(fā)展前景,把握長遠趨勢,不要陷入數(shù)字分析的泥潭,在股價的短期波動和復雜的財務報表中間迷失方向。
3 集中投資于幾家公司的股票
通過謹慎細致的分析,集中投資于自己最有把握的幾只股票,這是跑贏大市的唯一方法。投資過分分散只會降低投資收益。
4 長期持有
如果一只股票不值得你持有20年,那么也就不值得你持有20分鐘。時間是優(yōu)秀企業(yè)的朋友,通過分享公司年復一年的利潤增長來賺取投資收益,避免頻繁買賣的巨大手續(xù)費和稅收支出,可以獲得穩(wěn)定而豐厚的回報。
文章很精彩?轉發(fā)給需要的朋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