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桑戰神:1995年入市,國家經濟師,期貨專家,職業操盤手,全景網、中證網知名博主,《中證內參》特約指導專家,曾在多家證券金融機構任職,以敢于直言的文風,和對趨勢的精準判斷著稱,深受廣大中小投資者喜愛.
股市在中國散戶心里都成了一個徹底的投機套利場所,有這樣的一個認識,那最后的結果只能成仁不能成功,我在美國遇到很多中小投資者,他們是不大關心股票的價格走勢的,但對他們所投資企業卻能頭頭是道,這里離不開以巴菲特為代表的價值投資和費雪為代表的成長股投資理念的影響,但主要的還是美國股市百年歷史的洗禮,是無數血淋淋的教訓教會了美國股民一些東西,恕我直言,A股二十年歷史發展中,所有的技術分析都還是舶來貨,都還沒走出西方技術分析的理論框架,任何宣揚自己技術分析包賺不賠的人都是道貌岸然的偽君子,想妄圖通過技術分析成為巴菲特那樣的首富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美夢而已,因此對技術分掌握較為精通的情況下,一定要加強對宏觀經濟和企業基礎面的研究,技術分析和基礎分析必須雙管齊下方能增加成功的勝算,這段話你可以當做是我的忠告,也可以當成廢話理解,每個人的固有理念很難改變。
技術分析經過百年的大浪淘沙般的洗禮而能流傳于世就必有他流傳下來的道理,對中小投資者來說這一套更切合他們的實際,沒有哪個散戶會去企業做調研吧,也沒有多少散戶能完全看懂企業財務報表吧,所以技術分析派的高手名人都成了市場熱捧的對象,成了散戶心中的教父,就我本身的體會而言,我的系列戰法配合我的操盤系統使用,牛市中成功的概率在80%以上,它脫胎于技術分析中也必然不能保證包賺不賠,但這樣的成功概率比純粹的賭博要強了很多,所以技術分析者也不可妄自菲薄,但技術分析一定要強,一定要細,只有精微技術才能讓你更好的生存。上面是對技術分析的認識,下面談幾點我對技術分析的哲學認識,即如何在哲學層面理解分時戰法(包括其他幾類戰法)。
第一,對分時的定義。有沒有真正的分時呢,應該說沒有,K線上我們有月線圖、周線圖、日線圖、60分鐘圖、30分鐘、15分鐘圖、5分鐘圖、1分鐘圖,普通軟件到了1分鐘圖以后就不能用K線表示了,股市上時間不能無限細分,否則價格走勢就是斷續而非連貫的了,實際我們看的很多分時走勢都出現了三五分鐘內沒有成交的現象,不能再細分就找了分時走勢圖來代替,所以所謂的分時也不過是更小時間單位的價格走勢罷了,原則上說更小時間單位的價格走勢也可以用K線圖表示的,我們常見的分時走勢可以認為是以更小單位的K線的收盤價連接起來的,基于上述認識,即用于月線、周線和日線的支撐線、趨勢線和各類整理和反轉形態就必然適用于分時走勢,這一點很重要,這是分時戰法的哲學基礎。
第二,物極必反,即趨勢必將完成,但趨勢也必將轉換。所謂月盈則虧,任何一個趨勢都有走到盡頭的時候,對股價而言只有三種趨勢,上漲、下跌、盤整,股價無外乎就在這三種趨勢間不停地轉化,對于我們來說如何把握趨勢轉化的關鍵點就是盈利的關鍵,對趨勢的劃分是個廢話,但也是個真理,沒有這個認識技術分析就是無根的。
第三,趨勢的轉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即由一種趨勢轉化為另一種趨勢不是瞬間完成的,股價快速拉升其實也是一個快速出貨的情況,高位本身就孕育著風險,低位的打壓通常就伴隨著吸籌建倉的狀況,所以低位本身就內藏著機遇,陰,在陽在內,不在陽之背,同樣,陽,在陰之內,不在陰之背,對于頭部和底部來說就是這古語所言那樣,舉個通俗的例子,唐朝最盛時期在唐明皇時期,但衰落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清朝是最繁榮時期是在乾隆年間,但盛極轉弱也是從他開始的,最初的時候,堡壘都是從內部分化崩裂的,所以趨勢轉化前都在前趨勢中隱藏了某種必然的“隱患”。
我所有的系列戰法都是基于上述哲學認識而完成,所以這里在開篇中給大家交代一下。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入駐叩富網的作者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策投資行為并承擔全部風險。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
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kf@cofool.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